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三农资讯 正文

真“梨”谱了,梨子还分公母?

来源:科普中国网 发布时间:2024-10-11 

梨树在世界上种植广泛,在我国已有 3000 年以上的栽培历史,是我国继柑橘、苹果之后的第三大水果,享有“百果之宗”的美誉。梨在我国分布范围广,除海南省和港澳地区外均有梨树商业栽培,栽培品种涵盖了白梨、砂梨、秋子梨、新疆梨和西洋梨5个种群。截至2022年全球共有85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梨商业生产,其中我国梨收获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70%左右(FAO数据),2022年全国梨产量达到1926.5万吨。

吃梨好处多多,既能补水润喉、预防便秘,也能有助于减肥控制体重、抗炎抗氧化。民间有“一梨润三秋”的说法,清甜多汁堪称“天然矿泉水”的梨很适合秋季补充水分和营养元素。

但如何挑选一个好吃的梨呢?除了不同品种之外,“公梨”和“母梨”是消费者买梨的时候经常会谈到的一个话题,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告诉你,买梨的时候要选“母梨”,不要选“公梨”。“母梨”汁多,脆甜可口;“公梨”渣多,味淡,不好吃。

那么梨的“公母”是如何区分的呢?真如社会上说的“母梨”好吃吗?

首先,我们来看什么是“公梨”,什么是“母梨”。“公梨”和“母梨”到目前仍没有准确的科学界定,相关的研究报道也不多,通常我们把梨成熟后果实花萼是否存在作为“公梨”和“母梨”划分的标准,即“公梨”指的是花萼宿存的果实,相反“母梨”是花萼脱落的果实。

图1 “公梨”“母梨”的不同形态

由此可见,梨分“公”“母”从植物学角度来讲其实是不对的,因为梨是两性花,且多数是自交不亲和的,即梨多数不能自己给自己完成授粉,需要配置其它类型的品种作为授粉树,所以梨果基本上都是“两性果”,不存在“公”和“母”之分,所以“公梨”和“母梨”只是俗语的称呼。

图2 “公梨”“母梨”的不同形态

我国梨主栽品种如‘库尔勒香梨’‘砀山酥梨’等果实的萼片往往宿存于顶端,形成俗称“公梨”。“公梨”果实萼端突出、形状不整齐,并且伴随着果实石细胞含量增多、含糖量降低、风味淡化等品质下降的问题,而“母梨”通常表现为外观端正,好看,花萼脱落,萼端凹陷,果实较大,果心较小,口感佳,石细胞少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。当然这些差异主要是感官界定,并不是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。此外,由于果顶部萼片宿存给病虫害的栖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场所,因此,国内外消费者对“公梨”的接受程度低。

那有没有办法将不受欢迎的“公梨”变成“母梨”呢?答案是有的。

在梨果生产过程中,有些生产者为增加“母梨”的数量,
经常通过栽培管理措施来降低“公梨”结果数量。如在花期使用植物生长调剂剂(俗称脱萼剂),可以促进脱萼,提升“母梨”数量;也有采用人工剪萼的方式去掉萼端进行生产,如‘莱阳茌梨’常见的“疤痕”梨。

图3 莱阳茌梨果实发育初期萼片处理方式对果实的影响


图4 莱阳茌梨掐花过程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综上所述,“公梨”“母梨”只是人们根据梨的两种不同形态进行的俗称,科学家们也在不断为提高“母梨”数量贡献科技力量。